斜切锯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斜切锯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中国IC设计真正需要的商业策略

发布时间:2020-01-15 00:19:49 阅读: 来源:斜切锯厂家

根据报导,中国的无晶圆厂(Fabless)公司数量至少有450多家,而现在的问题是,在几年之后,有多少家能真正存活下来;更重要的是,他们将如何成长茁壮,在全球市场发挥影响力?

在《EETimes》最近进行的一系列中国报导中,中国一些业界高阶主管们指出,在假设这些无晶圆厂都继续他们当前业务模式的情况下,至少还要2~10年的时间,才能看出这些骤然崛起的企业们会消失或是走上正轨。

从根本上来看,大家对该产业未来前景的看法与猜测都有很大不同,但基本上大家似乎都同意,以目前中国的无晶圆厂模式来看,要长期维持下去似乎不大可能。中国企业不能仅仰赖今天的成本优势或劳动力优势来维持成长。然而,残酷的事实是,在中国,成本优势已经让很多公司雇用了二位或是三倍的工程师。而这股趋势也让美国的工程师更加感到恐慌。

北京WestSummit资本管理公司的管理总监DatongChen指出,与美国公司相比,若一家中国公司有100个工程师,他们只需要美国工程师设计所需的三分之一时间,就能快速设计出产品。

芯原科技(VeriSilicon)总裁戴伟民同意这个观点。

当被问到“为什么选择中国,”时,戴伟民的回答简短有力:“美国太贵了。台湾工程师品质很好,但数量不足以满足我们的需求;而印度则是还没有准备好。”而在营运成本部份,若美国是一的话,台湾大约是三分之一,而中国大约是五分之一,戴伟民表示。至于工程品质方面,戴伟民指出,年轻的中国工程师可能还很嫩,但我们可以给他们最好的设计流程和工具,以弥补他们缺乏经验这一点。“在芯原,我们每周都tape-out一款晶片,”他说。尽管芯原在全球各地拥有多个办事处,但芯原在中国的员工人数共有380人,其中250人位在上海的总部。

然而,芯原的戴伟民也对中国无晶圆厂提出警告,若未能发展出独特的商业模式,“未来两年内许多业务都将无以为继”。芯原和eSilicon与OpenSilicon类似,都是快速成长的「IC设计代工」供应商,主要是为客户提供矽解决方案和SoC的一站式服务。本质上,芯原并不提供晶片业务。相反,它是服务型企业利用自己的IP,或是来自其他第三方夥伴的IP为客户设计晶片

撇开商业模式问题不谈,目前,现实问题在于,中国的工程师成本也日渐升高。

一些报导指出,中国的工程管理人员薪资并不低,以公司设在北京的工程部副总裁这类高阶主管来看,他们的薪资都已经在2007~2008年时达到高峰,而设计工程师的薪资则仍在上升。因此,为了维持利润率,许多公司开始向中国西部出发,寻找更便宜的设计工程师。

ARM中国总裁吴雄昂认为,以今天中国的无晶圆厂模式来看,最大的陷阱就在于有太多同质性太高的本地公司,他们的产品竞争非常激烈。这种模式必然不会长久。而这也是新思科技(Synopsys)亚太区副总裁潘建岳所说的,中国无晶圆厂必须掌握创新的力量才能生存下去。

潘建岳指出,“如果你想在全球市场中插一脚,你就会需要全球性的人才和全球供应链。”

他们学得多快?

但是,潘建岳并不认为中国无晶圆公司必须从头开始。他解释道,中国企业应该积极招聘欧洲和日本的工程技术人才。“看看三星如何从日本人那里学习半导体技术。”潘建岳列举了一些韩国企业的做法也许在二十年前,当时韩国企业每个周末都邀请日本工程师到韩国去;韩国人会问一些问题,日本工程师回答后,他们便一起打高尔夫球,接着送日本工程师回家他们的商业机秘就在「第19洞」。

当然,中国无晶圆公司现正面临着一个更大挑战:缺乏经验丰富的管理技能。WestSummit的Chen指出,“确实,很多中国无晶圆公司今天都是由「海归派」在经营,但这些公司中,有许多都缺乏专业行销知识,而且几乎没有任何管理经验。”他表示,问题在于“他们学习的速度能有多快?”Chen本身是在美国拿到学位,并在矽工作一段时间后才回国;他曾在1995年与夥伴共同创立Omnivision,同时也出任展讯(Spreadtrum)的技术长。

Synopsys的潘建岳也有类似的看法。他指出,缺乏管理能力是一大问题。他指出,要经营一家规模达十亿美元的公司,你所需要的技巧会与经营一家规模一亿美元的公司截然不同。他以一家由三人共同成立的家庭式无晶圆厂公司为例指出,你可能只需要埋头工作,直到让公司成长为20人甚至100人的中小型企业。然而,这种模式却不能应用在2,000人的公司中。潘建岳表示,中国的高阶主管通常都是好学生,但问题是,他们学得有多快?这个学习过程可能会长达数年之久。

ARM的吴雄昂认为,缺乏执行经验的公司,有时也会展现在无法良好定义市场方面。一旦无法明确地定义市场,就容易导致更高的产品开发成本,或是让他们错失商机。

并购潮

然而,当前中国成功的无晶圆公司们,几乎都有着共同的故事:藉由并购及收购来强化自身能力。

2007年底,展讯收购QuorumSystems就是很好的例子。Quorum是一家位在圣地牙哥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,主业是设计高整合CMOS射频收发器。去年,展讯还收购了MobilePeakHoldingsLtd.48.4%的股权,MobilePeak也是一家无晶圆厂晶片公司,在圣地牙哥和上海设有公司,主要产品是UMTS/HSPA+数据机晶片组。

在最近一次接受《EETimes》的采访过程中,展讯CEO李力游表示,他希望展讯能被认为是一家「能提供美国技术和中国服务态度的公司」。“你常然不会希望人们认为你是一家提供中国技术和美国态度的公司,”李力游笑道。

在中国,购并风潮正迅速蔓延。今年稍早,上海的锐迪科微电子(RDAMicroelectronics)和TridentMicrosystems签署了一项IP授权和发展协议。RDA将支付1,600万美元现金,以获得为期10年的非排他性、全球性、不可转让的授权,用于开发、生产和销售TridentSX5数位电视SoC平台的衍生版本。

RDACEO戴保家在最近与《EETimes》的访谈中表示,该公司之前并没有进军DTVSoC市场的计划。他解释道,收购IP更像是一种防守动作。但他仍然表示,“即使我们在IPTV市场是后进者,但我们仍拥有一个巨大优势。因为我们熟知本地市场。”

在中国,大家都承认,不仅工程成本上扬,现在各种基础建设的成本也不断攀升。而当被问到中国的无晶圆厂业务还能持续多久时,Synopsys的潘建岳看来有些犹豫,接着他表示,“五年。”然而,他立即改口,“或许还有10年。”

中国灵敏的反应才是重点!

他的乐观并非来自中国的成本竞争力,而是速度。他对中国能迅速对市场做出反应的能力深具信心。随着所有关键的元件供应商和制造商纷纷在中国设立公司(更不用提在中国拥有OEM客户的公司了),中国当地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,这将让中国的无晶圆厂业务模式更能发挥效率。在这里,没有延迟、不用开冗长的电话会议,可以立即做出决定。这个生态系统也能让当地厂商们从仅生产简单的「me-too」产品,进阶成可提供加值型系统的厂商,甚至开始开发软体。

另一个让中国无晶圆厂乐观的原因,是晨星(MStar)和联发科(MediaTek)这两家台湾IC设计大厂在手机、数位电视领域的成功经验。这两家大家所称的「Mbrothers」是许多中国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正在试图模仿一个成功蓝图。晨星和联发科已经体认到,为客户提供完整软硬体解决方案具有重大意义。“这两家公司一直维持着较低的成本结构,而且已透过全球供应链实现全球化经营,”潘建岳表示。

预约挂号电话

网络预约挂号

预约挂号中心

名医汇